我在这里: 首页 » 评论海子 » 浏览文章: 天梯上的歌者——海子
« 无题--也献给海子诗集——怀念海子 »

天梯上的歌者——海子


牧云人(安徽)

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的沉睡究竟为了什么/

    这是天才诗人(请允许我这么说)海子生前留下的最后
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中的第一段,写于1989
年3月14日凌晨4点,11天后,即1989年3月26日,诗人在
河北山海关卧轨自杀。
    我,一个以读海子为精神生活的人,一个因与海子同为
江淮之子而倍感骄傲的人,一个再也无法忍受故乡漠视
天才并引以为憾的人,写下这些文字,纪念海子,为安
徽,也为自己。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
河镇查湾村。1979年15岁考入北京大学,1983年毕业后任
教于中国政法大学。1989年3月26日卒于山海关。已出版
作品有长诗《土地》、短诗诗集《海子、骆一禾作品集》、
《海子的诗》(西川选编)和《海子诗全编》(西川编)。
并有部分作品被译介到国外。
    海子在安徽怀宁乡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15岁时离开
故乡进入北京大学,大三时开始他的诗歌生活。在其后的
短短7年中,他写下了近200万字的文学作品。包括短诗、
长诗、诗剧和一些札记。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抒
情短诗,被称为“有一种刀劈斧砍的力量”。从1984年的
《亚洲铜》到1989年3月的《春天,十个海子》,我们看到
的是诗人对美好和崇高的执着和眷恋,对平庸和琐碎的背
离和不屑。其诗中蕴涵着的博大和温情使人震撼,其诗歌
语言和内容达到了高度完美统一。许多诗作让人百读不厌,
而每读一次,便如在这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灵魂受洗。
如《草原之夜》、《阿尔的太阳——给我的瘦哥哥》、
《给安庆》、《四姐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等。
在《祖国(或以梦为马)》一诗中,诗人写道:“我要做
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和所有以梦为马的
诗人一样/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
而尤为可贵的是,在诗作中,诗人对养育他的故乡和
亲人总是一往情深。家乡的麦子便是诗人最常用的意象,
并总是让故乡和亲人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如“月亮下/
连夜种麦的父亲/身上象流动金子”(《麦地》)、“在青
麦地上跑着/雪和太阳的光芒/诗人,你无力偿还”(《麦地
与诗人》);无论诗人漂泊何方,总是记着“我要回家/我
要转回故乡,头上插满鲜花/我要在故乡的天空下/沉默寡言
或大声谈吐/我要在头上插满故乡的鲜花”(《浪子旅程》),
在短诗《日记》中,诗人深情地写道:“姐姐,今夜我在德
令哈/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姐姐,今夜我
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这首诗已被谱曲,广为传唱)。
西川在纪念海子的文章中写道:“每一个接近他的人,每一个
读过他的诗篇的人,都能从他身上嗅到四季的轮转、风吹的
方向和麦子的成长。泥土的光明与黑暗,温情与严酷化作他。
生命的本质,化作他出类拔萃、简约、流畅又铿锵有力的诗歌
语言,仿佛沉默的大地为了说话一把抓住了他,把他变成了
大地的嗓子,哦,中国广大贫瘠的乡村有福了!”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但是,海子死了!这位25岁便以死为诗的天才永远离开了
我们。台湾诗人杨平叹道:“海子卧轨自杀的死讯震惊了大陆
半壁诗坛”;诗人陈东东预言:“他不仅对现在、将来,而且
对过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西川在1990年2月17日的文章中说过:“诗人海子的死将成为
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海子的确已成了一个神话:他的
诗被越来越多的人模仿;他的自杀是许多人持久的话题;有人
在忙着把海子的诗作搬上屏幕;还有人在写海子传,等等(但愿
他们都是真诚和善良的)。而在北大,每到海子的祭日,未名湖
畔便常常会聚起缅怀海子的人群,在北大五四文学社每年举办的
许多活动中,又常常以集体朗诵海子的诗开始(笔者就曾参加过)。
而在海子自杀之后,非正常死亡便一直笼罩着中国诗坛,至今已有
不少于20位青年诗人把生命献给了缪斯之神(方向、戈麦、雁北、
顾城、雷米。。。。。。)。而有的还在自杀前来到海子的家乡
祭奠海子。面对这种让人无法接受的残酷,诗人西川为之痛苦地
呼吁:“所有活着的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这样,我们才能
和时代生活中的种种黑暗、无聊、愚蠢、邪恶真正较量一番”。

对于一个半神和早逝的天才/
我不能有更多的怀念/
死了,就是死了,正如未生的一切/
从未有人谈论过起始与终止/
我心如死灰,没有一丝波澜/
——戈麦《海子》

    海子,一个江淮农家的儿子,一个大海之子,将同他一生
    热爱的“瘦哥哥梵高”一样,永远不死!


注:去年是海子去世十周年,很多地方都举行了各种形式的纪念
活动。新世纪的晨钟早已敲响,在笔者心中,海子是每年都要记
念的。此文在本人去年已发表的旧作的基础上,略有改动。

(来自:海子1989 www.haizi1989.com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为了防止SPAM,含链接的评论需要审核后才能显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日历

最新评论及回复

最近发表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