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plified Traditional 9/21/2008
自由圣火

以自由的名义撞响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晨钟;在中共暴政造成的民族精神废墟上,重建我们心灵的家园。

自由圣火论坛 文章档案馆 过往期刊 博客 网上投稿 投稿信箱 关于我们 旧版自由圣火论坛 中国自由文化系列丛书
- 智慧之学 - 诗意之学 - 正义之学 - 铜鉴之学 - 民生之学 - 信仰之学 - 中国自由文化运动 - 中国自由文化奖 - 点燃自由之火的生命
- 文化古韵 - 当日要闻 - 时政评论 - 社会调查 - 观点争鸣 - 中国民主之路 - 自由广场 - 经典文献

首页 > 中国自由文化运动 - 雜文

贝岭:倾向文学人文杂志第14期「九一一专辑」编者感言

(首发稿)

文章摘要: 塵封的是時間,塵封的也是無可估量的文字塊寶。幸運的是,台北的製版公司始終為《傾向》保存著這一期的文字電子擋。兩周前,當我抱著一絲希望,電詢台北的製版公司是否仍保存著《傾向》第14期的電子文擋時,大喜過望,相當一部份電子文擋仍保存著。

作者 : 贝岭,


發表時間:9/11/2007

《自由聖火》編者按:十年前中國的部分海內外知識份子在追求思想和創作自由的路上,曾經創辦了《傾向》雜誌,雜誌當歷時八年,總共出版了十三期,後因為經濟問題等而不得不停刊。現在,這些作家和知識份子很多人重新在自由文化運動中相逢,因此自由文化運動決定將盡力恢復這個大型文學專門刊物。目前我們正在為復刊做各種準備。由於流產的十四期是九一一後出版的關於這一事件的專輯,因此,在九一一六周年的時候,在《傾向》創辦人和主編貝嶺的支持下,我們特在網站以《傾向》這一期未能問世的文章為核心,推出紀念九一一六周年專題。希望能在知識份子當中和文化界推進對九一一事件的社會、思想、歷史意義的認識和研究。

        今天,「九一一」事件六周年之際,擱置了五年的傾向文學人文雜誌第14期,在自由聖火綱站上面世了。

        五年之前的2001年9月11日,面對撼動人類歷史的那十三個小時,以及之後發生的世界性重大變局,《傾向》沒有缺席。在我決定以「九一一專輯:領袖、公民和知識份子的立場」作為《傾向》第14期主題後,《傾向》的編輯和翻譯者,在編輯顧問蘇珊‧桑塔格女士和一些重要的東西方知識分子和作家的支持下,盡全力搜集、約稿、編選、翻譯了所有可能找到的東西方領袖、公民和知識份子在「九一一」後寫下的思考性文字,集成了作者群壯觀、對這一重大人類悲劇有著深入描述和探討的這期《傾向》。

        可惜的是,這期雜誌在送到臺北的製版印刷公司,進入排版並準備印刷出版時,我,或者說《傾向》,因無法籌措出4仟美元的製版印刷費,以「九一一專輯:領袖、公民和知識份子的立場」為主題的《傾向》雜誌第14期,竟未能面世,直到今天。

        塵封的是時間,塵封的也是無可估量的文字塊寶。幸運的是,臺北的製版印刷公司始終為《傾向》保存著這一期的電腦文字擋。兩周前,當我抱著一絲希望,電詢臺北的製版公司時,大喜過望,大部份的電腦文字擋仍保存著。

        讓我難過的是,本期中的一些偉大作者,如愛德華‧薩依德、蘇珊‧桑塔格、布希亞已經過世了。

        今天,我仍難以想像,這一難度如此之高,收錄了我們時代如此多傑出思想者文字的「九一一專輯」,當初是怎麼編選、翻譯完成的?

        我要特別感謝參與編選和翻譯這一期文字的Ann Huss博士和梁麗真小姐。當初,沒有她們和我一起投入這一命定的工作,《傾向》第14期仍是難以面世的。

         而《傾向》的復刊,也已在召喚之中了。

         2007年9月11日

         (貝嶺《傾向》雜誌創辦人主編流亡詩人

    自由圣火论坛 文章档案馆 过往期刊 博客 投稿信箱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