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是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帖前5:16-18
爱筵-用完美和諧的宇宙見證全能的上帝
    
用完美和諧的宇宙見證全能的上帝

 作者:蘇泰若        更新时间:2006-4-14 

  以撒·牛頓(Sir lsaac Newton 1642—1727),英國偉大的科學家,奠定現代物理學基礎的大科學家。18歲時他因對機械模型、數學難題及一些科學難題的超人天賦,進入康橋大學三一學院。26歲時由於在力學(運動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光學(普通白光由七色組成)的發現及數學(微積分和二項式定理)上的成就,被他的老師巴羅以“並世無雙之天才”的名義推薦,被康橋大學三一學院任命爲數學教授,成爲康橋大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教授。1672年隨著牛頓製造的反射望遠鏡的轟動,牛頓被邀加入著名的皇家學會。(這是由一群資深科學家在1660年組成的團體)。1686年,被稱爲科學史上最偉大的著作《自然哲學的科學原理》(人們簡稱《原理》)完成,在這本書中,牛頓爲以後300年的力學打下基礎。1703年牛頓被選爲皇家學會主席,使之成爲如今舉世矚目備受推崇的學會。
  牛頓於1642年耶誕節的午夜後不久誕生于英國林肯郡烏爾索的一個虔誠的基督徒(清教徒)家庭,父親是一個富裕的農場主,但在牛頓出生前3個月就去世了。牛頓是一個早産兒,他母親面對這一個瀕於死亡的孩子,向上帝求告:“萬軍之耶和華啊,你若垂聽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賜我一個兒子,我必使他終身歸於耶和華。”(撒上1:11)牛頓一生敬畏神,在成長過程留下的最早記錄就是他的禱告,他經常在課堂筆記空白處記下禱告,例如,他大學二年級時寫下:                                                               
上帝啊!若我心偏於邪惡,請勿成全我;      
 不容我單靠自己的信念去生活;
不以愛上帝做爲我不愛人的籍口;
不是爲得祝福來跟隨你;
不是只在教會中渴慕你;
讓我做個敬畏你的人,
且因著敬畏你,
而不畏懼人。

  1666年是牛頓“奇迹的一年”,他在力學、數學、光學上都有巨大的突破。常常在花園禱告與默想的牛頓,被那顆世界上最著名的蘋果打中了頭,使他想到了萬有引力,引發了一連串將永遠改變科學世界的事件。紐約大學的歷史教授曼紐在他所著的《牛頓傳》中寫下:“近代科學是源自牛頓對上帝的默想。”
  牛頓是經典物理學的奠基大師,幾乎所有的近代科學都是在牛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另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評述他說:“在人類的歷史上,能夠結合物理實驗,科學理論、機械發明成爲科學藝術的人,只有一位——那就是牛頓。”然而牛頓畢生的主要精力卻用於神學的探討,他視科學爲餘事,不過是要證明神造物之功的偉大而已。
  當牛頓探索星體的運行時,他發現宇宙並不是雜亂無章的物體堆積,而是井然有序,嚴格按照一定規律運行的巨大體系。 他看見神大能的手的工作。所以在論到天體的構造和運行,牛頓嚴正的表示:“證諸天文系的奇妙安排,我們不能不承認這必是一位全能全知的上帝的作爲。”他又說“這個由太陽、行星、彗星構成的最美滿的系統,只能從一位元智慧的無所不能的神的計劃與控制中産生出來。”在其《原理》的結論中說:“宇宙萬物必有一位全能神在掌管統治。”牛頓認爲宇宙中這完美的一切,只有一位仁愛的造物主才能形成。
  17世紀英國的思想家們在信仰與理性之間的關係等問題有很多的論爭,“理性主義”“自然神論”興起,一些人大肆的批判聖經,一些人想從自然、理性之中尋找上帝,但牛頓認爲上帝意志是世界的根源,而上帝意志是絕對自由的,人的理性能力是有限的,只有上帝才能洞察宇宙中最內在一切。所以在《原理》中,牛頓一再指出,上帝是永恒的、無所不在的,上帝不是宇宙之靈,而是世界與人類歷史的主宰。
  別人誤解牛頓是機械論者,認爲牛頓相信的神只是像一個鐘錶匠(雖然他常將宇宙比作上足發條的大鍾),將一切造好之後就讓其按設定運轉而不再管它。其實牛頓並不以爲神只是造出並發動機器以後就讓它自己永久動作的第一因。他相信神在宇宙是內在的,他說:“他控制萬物,知道存在著的或可以做出來的萬物……既然無所不在,他在憑自己的意志移動他的無限而一致的知覺中樞範圍內的物體,從而形成或改造宇宙的各部分的時候,就比我們憑我們的意志來移動身體的個部分還要容易”。
  作爲一個偉大的科學家,牛頓常在各種場合表明他的信仰。他堅信《聖經》是神的話語,並親自作見證說:“我們應當把上帝的話——聖經,視爲至高無上的哲學;據我研究的結果,聖經記載之信而有證,實遠非世俗的歷史所能比擬。”他在再版的《原理》上寫著:“讓人知道我是帶著對神的信仰來完成這浩大的工作,是我出版這本書最大的喜悅。”他還以科學家的觀點發出清晰的評論:“無神論是愚蠢的。當我觀看太陽系,我發現地球與太陽有正確的距離,使地球接受合適分量的熱和光,這並非偶然的。”
  牛頓的科學研究也是一種指向上帝的探索,是按照上帝的自然啓示的行動,從上帝創造物中瞭解關於上帝的知識,要通過瞭解上帝奇妙的作爲以頌揚上帝,教導人們如何好好地生活。他說:“我們只是通過上帝對萬物的最聰明和最巧妙的安排,以及最終的原因,才對上帝有所認識;我們因爲他至善至美而欽佩他,因爲他統治萬物,我們是他的僕人而敬畏他、敬拜他。”他有如研究宇宙般地熱心研究《聖經》,尤其對《啓示錄》《但以理書》有很深的研究。一位主教贊許他說:“你對神的認識,比我們的總和還多。”洛克說他在聖經方面的知識:“我鮮知他有敵手。”他一生給我們留下比科學性著作更多的神學作品。
  牛頓在科學上的成就爲他贏得一個崇高的地位,在社會各界聲名顯赫。尤其在1705年,牛頓更是被安妮女王封爲爵士,成爲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科學家。而且從1703年起一直到他去世時爲止,他擔任皇家學會的會長達二十四年之久。他的能力與名譽爲皇家學會贏得很大的威信,使學會成爲空前的科學傳佈中心。英國著名詩人波普寫了一首讚美牛頓的詩,詩中道:“大自然和它的規律,隱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說:讓牛頓去吧,一切便燦然明朗。”雖然有人聲稱在牛頓那裏“萬物皆光”,面對這一切讚譽,牛頓卻謙虛地說:“我不知道世人怎樣看我,但在我自己看來,我似乎僅僅是一個在海邊嬉戲的孩童,不時爲發現一顆不同尋常的,光滑的礫石或美麗的貝殼而興奮不已,同時展現在我面前的則是一片未經探索的真理的汪洋大海。”他不僅是一個謙卑的人,也是一個節儉、慷慨滿有愛心的人,他常常幫助窮困的人家,向慈善機構捐助大筆款項。牛頓晚年寫到:“不管任何環境,要守住耶穌基督救贖的真理和最大的誡命——愛人如己。”
  1727年3月20日,牛頓爵士逝世,4月4日他被以君王的禮遇埋葬於倫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在他的的墓碑上銘刻著:“伊薩克·牛頓爵士長眠于此。以自己發明的科學方法以及高度智慧,揭示行星的運動、彗星的軌道和海洋的潮汐;探究了任何人也沒有預想的光的分解和色的本性;解釋了自然和古代的事情。他以哲學證明了全能神的偉大,他一生過著樸素的生活。這位值得稱誇的人物,豈不是全人類的光榮?”
牛頓作爲一個偉大的科學家,用科學研究引導人們歸向全能神,見證全能神的偉大!□
 
參考書目:
《發現者——人類探索世界和自我的歷史》
上海譯文出版社 /(美)丹尼爾.J.布林斯廷 著
《智慧的靈光——世界科學家名家傳世精品》
改革出版社 / 宋建林 主編
《科學史及其與哲學和宗教的關係》
商務出版社 /(英)W.C丹皮爾 著
《改變世界的大科學家》
上海譯文出版社 /(英) 菲奧納.麥克唐納 著
《宗教與現代科學的興起》
四川人民出版社 / (荷)R.霍伊爾 著
《科學的歷程》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 吳國盛 著 
上一篇文章:南丁格爾
文章录入:
蒙恩
责任编辑:
无名
“约”与“法”
附录:
本站声明站内大量资料均从网上搜集及主内同道惠寄提供,若侵犯版权,请来函告知,以迅速更正。本站为非盈利站点,版权归基督所有,意在与广大信众共享神恩,向世人见证主的福音真理。欢迎浏览或转载,如发现有链接问题请及时来信联系。谢谢您的支持!(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观看,IE 5.0以上浏览器浏览)。